国庆节期间国内外棉纺市场行情回顾

2025-10-11
来源:中国棉花信息网

—   国内棉花市场   —


中国棉花信息网专稿 由于9月下旬以及国庆期间降温降雨天气影响,新疆地区新棉采摘时间提前并未如期落地,且因前期籽棉水分偏高,采摘进度受此影响略放缓,轧花厂收购也趋于谨慎,但近日机采棉收购价呈现持续上涨趋势。大部分农户已不再囤棉待涨,基本保持顺价交售节奏。



一、采摘方面:

据本网最新调研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10月6日,全疆棉花采摘进度约24.9%,环比增加21.6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快0.9个百分点。其中,南疆棉区采摘进度约18.5%,环比增加16.7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快6.5个百分点;北疆棉区采摘进度约34.0%,环比增加28.4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慢6.0个百分点;东疆棉区采摘进度约18.8%,环比增加17.9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快9.8个百分点。目前,随着籽棉水分降低,北疆棉区采摘进度不断加快,采棉机数量略显紧张。南疆棉区由于机采棉脱叶效果不佳等因素影响,大面积机采尚未开始,采棉机数量较为充足。



二、收购方面:

9月初,南疆地区手摘棉陆续采摘,多为面积几十亩的农户,为了快速回笼资金陆续交售至棉花经纪人手中。伽师县、麦盖提县、莎车县、阿克苏市和阿图什市加工厂陆续收购手摘棉,籽棉收购价从初期7.3-7.4元/公斤涨至7.6-7.7元/公斤,但前期少量手摘棉主要是用来加工絮棉,价格虽并不具备参考意义。一方面絮棉预定价格比纺棉要高,前期预定订单价格最高达到17200元/吨,集中销售价格16200-16800元/吨毛重。另外一方面,随着絮棉需求连年下滑,可替代原料较多,阶段性絮棉订单量不能支撑手摘棉收购价持续高位。进入9月中下旬,随着郑棉主力合约持续下挫,手摘棉收购价逐步下跌,国庆期间降至7.0-7.1元/公斤左右,絮棉报价也随之降至约15500元/吨左右。通过轧花厂反馈,今年手摘棉马值整体偏低4.5-4.9左右,衣分也比去年低1-1.5个百分点,但是长度基本在29mm以上,强力在29、30居多。

机采棉方面,9月下旬,全疆出现大范围降温降雨天气,对棉花吐絮以及喷施脱叶剂有不利影响,较预期采摘时间提前有所延后,多在国庆期间陆续开始采摘,最早9月末从双河市开始采摘。从目前已采摘地块反馈来看,北疆多数棉农棉花亩产同比增幅低于预期,在20-50公斤/亩不等,不同地块亩产差异较大。南疆地区机采棉还尚未进入大规模采摘阶段,今年棉花亩产实际情况还需持续观察。机采棉收购伊始,北疆地区轧花厂较为谨慎,国庆假期期间又遇降雨天气,导致前期采摘棉花水分偏高,收购价在5.6-6.1元/公斤左右。轧花厂对于收购籽棉严格控制水分,水分超高的籽棉选择拒收,以免影响加工品质。棉农也不再放置籽棉,采摘结束即刻顺价交售。随着籽棉水分下降,机采棉收购价已涨至6.1-6.2元/公斤,个别衣分较高水分低的籽棉收购价地头报价已至6.15元/公斤。目前,南疆地区阿克苏、巴州区域机采棉收购价高于北疆,已涨至6.2元/公斤左右,喀什地区由于机采棉水分较高,大部分加工厂收购较为谨慎。据了解,已加工的轧花厂陆续开始销售新棉,多为一口价方式,集中报价14300-14400元/吨左右。从已出新棉指标来看,整体品质较好,长度强力均在29以上,双30新棉报价在14500-14700元/吨左右。



三、棉籽方面:

在新棉还未上市之前,南疆新棉籽预售价格在2.3元/公斤左右,北疆新棉籽预售价格在2.2元/公斤左右。假期期间,南疆手摘棉陆续上市,棉籽现货价格(拉至牧场)有所上涨,整体在2.4元/公斤左右。随着新棉上市量增加,南疆地区棉籽现货报价2.2元/公斤左右,北疆地区棉籽价格在2.1元/公斤上下波动。



四、新棉检验方面:

根据中国纤维质量监测中心数据统计,截至2025年10月8日,全国棉花公证检验量19.6万吨,假期内(10.1-10.8)总计检验量14.9万吨。其中,新疆累计有393家加工企业,检验量19.1万吨。内地总计有20家加工企业,检验量0.5万吨。

—   国际棉花市场   —


国庆节期间国内郑棉休市,国际棉花市场正常运行。为直观体现假期期间国际棉花市场情况,现将信息整理如下:



一、多重不确定因素压制 纽期主力震荡走低

国庆节假期期间,ICE期棉主力合约震荡走低。期间,美国联邦政府“停摆”使得USDA多项关键数据推迟发布,市场缺乏有效指引。与此同时,美国国会参议院相继否决了民主党与共和党各自提出的临时拨款法案,政府停摆僵局延续,宏观不确定性加剧,压制市场情绪。假期尾声,受外围金融、谷物市场普遍上涨带动,纽期止跌小幅反弹,少量收复前一日跌幅。整体来看,国庆假期纽期盘面呈震荡偏弱格局,主力合约较节前下跌0.86美分/磅,收于64.91美分/磅。国际棉花现货价格整体跟随期货震荡,详情如下。

图片
图片



二、印度棉价较节前小幅上调 新棉上市量增加

同期,受国际棉价走势拖累,印度2025/26年度S-6报价较节前小幅下调,至54530卢比/坎地,美金折价在78.10美分/磅;目前价格处于近一年来较低水平。从上市情况来看,印度2025/26年度棉花日上市量逐渐增加,上市量折皮棉在6500-7500吨左右,处于近一年来低位。

印度棉花公司(CCI)于10月1日起在旁遮普邦、哈里亚纳邦、拉贾斯坦邦开秤收购新年度籽棉;古吉拉特邦、马哈拉施特拉、中央邦、奥里萨邦定于10月15日启动收购,特伦甘纳邦、安得拉邦、卡纳塔克邦、泰米尔纳德邦则于10月21日启动。印度纺织部称,本年度计划设550个收购点,为历年最多,收购价格将按照按印度最低籽棉收购价(MSP)执行,MSP定为7710卢比/公担,同比上涨8.3%。

图片
图片



三、巴基斯坦棉价小幅下调 当地纺企运营艰难

同期,因上市籽棉质量下滑,巴基斯坦棉价承压走弱,目前价格在15800卢比/莫恩德,折约68.30美分/磅。当地纺企运营艰难,能即期付款购棉的企业数量减少;轧花厂因利润微薄,也不愿抬高籽棉收购价。

近期,巴基斯坦进口需求依然低迷。尽管纽期价格下跌,但并未刺激更多询盘,多数纱厂仍聚焦于国内棉花。此外,部分纺企库存充足,且纱线需求疲软,鲜有买家愿意再提前锁货。从成交价格情况来看,2025年度M级长度36马值G5的巴西棉在12月合约升水700-725点,M级长度35及SLM级长度36的棉花升水600-625点。近月装运的美棉recap混包棉在12月合约升水700-900点。澳棉recap混包棉根据质量不同在12月合约升水600-800点。近月装运的SLM级长度34的阿根廷棉花成交价与12月期货价格持平。阿富汗棉花成交价在66-67美分/磅。

图片

—   纺织市场   —


节前郑棉和郑纱市场持续下跌,连续多日收阴线。尽管下游市场处于传统旺季,但“旺季不旺”的现象依旧存在。随着原料价格下跌,为了促进成交,纱厂普遍下调价格100-200元/吨左右。然而,纱价持续下跌对企业利润的挤压加大,经营压力上升,导致部分内地纺企选择在双节期间增加放假天数,以避免亏损加大。



一、约六成企业双节期间放假

由于节前纱价持续下跌,企业利润持续受压,从企业反馈来看,有6成左右纱厂双节期间选择放假,其中3成左右企业放假天数较少,在1-3天;2成以上的企业放假天数在4-7天,仅有少量企业放假天数在7天以上。相较于去年同期,今年国庆期间放假企业整体持平略增,有64.13%的企业放假天数与去年持平,3成企业放假天数同比增加,少量企业同比小幅减少。

图片
图片



二、假期走货不畅 纱价续跌

节日期间,由于部分下游放假使得流动性减弱,纱厂的走货情况相对不畅,纱价整体继续下跌。“卖不出去,价格又跌了100元/吨。”有河南地区的纱厂表示。后道贸易商和布厂的心态普遍较为悲观,加之棉纱价格持续下跌,买方在“买涨不买跌”的心理下,节日期间普遍反馈走货并不理想。由于新棉即将大量上市,用棉成本或将再度下滑使得纱厂对于后市价格的预期不高,倾向于积极销售。此外,走货不畅导致纱厂成品库存略微增加,大多数企业的库存增加至约25天,部分库存较低的企业在10-15天。



三、坯布价格小幅上涨

节日期间,由于棉类坯布订单的增加,中国轻纺城的坯布价格再次上涨,涨幅在0.02-0.03元/米,主要以秋季棉布订单的增加为主。目前正处于传统旺季,佛山地区布厂的开机率约为4成,坯布的走货情况相比节前有所改善。有广东布厂反馈,企业在节日期间的走货情况相对平稳,略有增加,价格也有所小幅上涨。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