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棉花协会
个人中心
搜索
湖北棉花协会
文章详情
副标题
新疆混纺纱产能超100万锭,内地纺企“瑟瑟发抖”
2025-09-03
来源:中国纺织网
眼下,在新疆库车市新疆源峰纺织有限公司二期12万锭多功能混纺纱线项目的建设现场,一片繁忙景象,工人们正有条不紊地进行设备安装工作,各项建设任务都在加紧推进。
作为新疆首家混纺涤纶企业,该项目的进展备受关注。按照计划,该项目预计在今年10月前建成投产,届时将为当地纺织产业注入新的活力。
工作人员在组装设备 (黄名伟 摄)
新疆源峰纺织有限公司是一家集新型纺织品研发、生产、销售及技术服务于一体的现代化企业,主要产品涵盖纯棉纱、涤棉纱、粘棉纱等,项目总投资22亿元,分五期建设60万锭数字化多功能混纺纱线。一期已于今年3月份建成投产,二期12万锭多功能混纺纱线项目已进入设备安装阶段。全部建成后,可实现年均工业产值25亿元,为地方经济发展贡献强劲动力;同时,每年还能缴纳税收6000余万元,将新增就业2400余人,为当地居民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助力当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新疆源峰纺织有限公司董事长江山说:“我们3月中旬开始基础设施建设,8月中旬开始安装设备,预计10月1日投入生产,二期新增就业400余人,新增工业产值3亿余元。”
乌苏纺织企业7.6万锭多功能混纺纱生产线9月试生产
近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城地区乌苏市旭
恒佳
(乌苏)纺织有限公司的7.6万锭多功能混纺纱生产线建设进入收尾阶段,预计9月份完成设备安装,9月底启动试生产。该项目的落地将进一步推动当地纺织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
作为乌苏市重点纺织企业,旭恒佳(乌苏)纺织有限公司于2010年8月通过招商引资入驻乌苏,10余年来,企业持续深耕技术升级,其生产的精梳高档紧密纺棉纱远销广州、常州等地,2024年产值达1.96亿元。为响应消费市场对纺织品功能性、个性化需求的攀升,企业投资2亿元启动7.6万锭多功能混纺纱生产线建设,重点突破棉与多纤维混纺技术,投产后可满足抗菌、抗皱、保温等多元化面料需求。
据 旭恒佳(乌苏)纺织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春霞透露,生产线投产后预计产值可达2亿元。后续还计划推进二期扩展,最终形成20万锭规模,为乌苏高质量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新疆天锦纺织科技有限公司忙着赶制订单
8月14日,位于库车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新疆天锦纺织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工人正在赶制订单。该公司是高端智联化、数字化的35万锭多功能混纺纱线的现代化民营企业,一天生产40吨粘棉混纺纱,产品主要销往广东、福建和浙江等地。
新疆天锦纺织科技有限公司35万锭多功能混纺纱线项目位于库车经济技术开发区内,总投资15亿元,占地面积416亩,总建筑面积27.7万平方米,主要建设4座纺纱厂房和办公楼、食堂、宿舍、消防水池等配套附属设施。项目分三期进行建设,预计全部建成投产后,每年可实现工业产值15亿元、缴纳税收5000万元,增加就业岗位1200余个。目前,项目一期10万锭已顺利投产,每日产出纱线约40吨,为当地200人提供了就业机会。展望未来,企业计划继续扩大规模,建设二期和三期项目。预计二期项目将在2027年建成,届时总投资将达15亿元,预计将带动1200人就业,年产纱线5万吨左右。
因成本及补贴政策,内地纺企本身就已经避开棉纱行业,新疆棉纺企业棉纱订单一直比较有竞争力,一出手就是大单↓,随着新疆混纺纱产能的不断提升,以后内地混纺纱企业竞争也会内卷更严重!
8月21日,工人在位于新疆阿克苏地区阿瓦提县阿瓦提镇库木巴格社区的新疆精一纺织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纺织车间作业。连日来,该公司开足马力生产3800吨的纺纱订单产品,销售浙江、广东等地,及时供应市场需求。近年来,阿瓦提县大力推进纺织产业转型升级,聚焦技术创新与设备更新,积极引入智能化生产线,推动纺织产业向高端化、绿色化迈进。
[行业热点]
阅读原文
分享
下一篇:
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
这是第一篇
发表评论
登录评论
匿名评论
提交
提交
微信客服
在线地图